第(3/3)页 老太太便猜到他对柳氏的种种纵容是因为孩子,到底是他期盼已久的孩子,哪怕证据确凿,他仍有执念。现在孩子没了,他对柳氏仅存的期盼也没了,对柳氏这个人更无情谊。 只可怜了他和姜氏。 老太太给了柳氏一笔钱,见她送走。柳氏还想作妖,老太太便以告官为由逼得她不得不离开。 现在离开好歹还有一笔银子,若是报官后,她做的那些事根本经不起推敲。别等到时候人没了,银子也没了。 何去何从,柳氏很容易做选择。 送走了柳氏,老太太才算缓了口气。柳氏出现了,虽然胡老四因她受累,但好歹没闹到上辈子家破人亡的地方。 至于胡老四和姜氏……老太太倒觉得现在挺好。 她觉得胡老四根本配不上姜氏,反正现在姜氏是她的干女儿,能不能当她的四儿媳也没得所谓。 没了爱情,没了儿子的胡老四一心扑在木工厂上,整日整日不见人影,最后连晚上都搬去木工厂住。 胡家四个儿子,一个都不在家,好歹有铁牛整日闹腾着,倒也不觉得冷清。 村中族学有了老太太牵头,银子充足下很快建了起来。房子都是现成的,村长又从县城请了两位秀才公做老师,连带原本的那位秀才公,族学中一共有三位秀才公。 对于以前上河村的村民而言,秀才公是个稀罕人物,就像胡老大当了二十年的秀才也一直被村民们捧为上宾。 但自从胡广清当了举人老爷后,村民们竟渐渐觉得秀才公好像也还好。如今村里一下子多了三位秀才公,除了学堂建成那日去瞧个稀罕,倒也没谁觉得高不可攀。 老太太将胡家人打包都送进了学堂,木工厂那边还专门请了秀才公放工时去上课。丛氏、小田氏等一众女眷不想去,她们都为妻为娘的人了,还和小孩子一起上学,哪里像话? 哪里不像话? 老太太撂下话,办族学胡家出了大半的银子,现在只有铁牛一人去上学,不亏得慌吗? 而且丛氏等人去了学堂有专门的地方教学,也不用他们考取功名,能识文断字就行。 老太太又放出话来,明年胡家铺子招工,凡识文断字者优先录取。 胡家铺子生意好,凡是在里面做工的人没有不满意的。有那之前没选上的,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让胡家人再选一次。 偏偏胡家人不论亲疏,只看本事,有老太太坐镇,几个本家也不敢借着亲戚之便占便宜。 现在老太太放出话来,只要识字大概率就能进铺子做工,谁还不去? 原本为孩子们办的族学,最后村里的大人反而更积极。 老太太早想到这种情况,象征性地收点束修,将村里人一并都教了。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