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朝鲜(三)-《从卫所到帝国》


    第(3/3)页

    “昨夜你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

    “昨日我在东城门处,配合天军同叛军交战。”

    “打得很激烈?”

    “这是自然。”

    说话间,李兴州解开衣服向众人展示着胸前的两道新伤。

    “你的部署怎么少了一人?”

    “打得太激烈,与我们走散。”

    赵安冷笑,拿出一柄战刀,放在了李兴州身前。

    “这是你的佩刀?”

    李兴州拔出战刀,又看了眼刀鞘上的装饰。

    “不错,上面还有小人与敌厮杀留下的血迹。”

    赵安将刀拿回,在清水中擦去血迹,示意一旁的军士将刀展示给周围的百姓。

    “你说你昨夜历经一番血战,为何这刀刃上一点豁口都没有!”

    百姓们闻言,再一瞧,果然一点缺口没有。

    李兴州脑门上霎时间冷汗直流,连忙辩解道:

    “我方才瞧错了,这不是我的刀。”

    “既然如此,先把他带下去。”

    赵安坐在椅子上,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第二名双眼双耳都被蒙住的犯人被带了上来。

    当他看见台下乌泱泱的百姓和台上那架渗人的铡刀之时,他已经双腿颤颤,不知南北了。

    赵安如法炮制。

    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

    八把刀都没有豁口,八个人都称自己没看清楚,这不是他们的佩刀。

    台下百姓却早已骂声一片。

    事实上有三把还真不是他们的佩刀,而是赵安在武库里挑的制式长刀,不过换成了他们的刀鞘。

    这八个人都是萨尔浒之战前后入的军,要么是孤儿,要么是外地人。之后便一直待在这义州城内,没打过仗。

    当赵安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口供时,就检查了几人的佩刀,发现了不对。

    在赵安提出率先交代真相即可获得减刑的条件下,一名长相猥琐的犯人当即交代了作案过程,还有一人不断地为他作着补充。

    台下百姓听了顿时怒气冲天,有人直接脱下鞋子朝着八名犯人砸去。

    听完以后,赵安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你们两个减刑后就判个五马分尸,其他人都拖出去凌迟吧。”

    两名犯人顿时惊掉了下巴。

    赵安皱起了眉头。

    什么表情?说本大人不守信用?

    五马分尸还能给你留个块,凌迟可就直接成片了。

    这还不算减刑么。

    实际上由于凌迟的师傅太不专业,导致两者最后都成了块,只不过一个大,一个小。

    随即赵安又令人带来下一批犯罪嫌疑人。

    事毕,一共判了十三个凌迟,九个五马分尸,最低的都是砍头。

    次日的鸭绿江畔成了人间炼狱。

    百姓对此倒是拍手称快,甚至有人称赵安为“青天”。

    天朝军队与自家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义州百姓从此更加拥护赵安以及他的兵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