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论文-《魔女的交换》
第(2/3)页
等等,不对。
“瑕疵”?
嗯,瑕疵……
可是,还是令人惊叹!当然,这篇文章只是对合成物“新容器”的大概构成及比例区间进行论述,没有特别精确的蓝图,就像尚未上色的素描,却也非常震撼了,仿佛为迷失于茫茫大海中的船只指出一条航路。
或许,这就是让提姆都觉得“惊艳”的成就之一?
很才的想法!如果是聚能联合集团这样的巨人,那基本上可以顺着这幅框架不断实验,最终研制出相对可行的新能晶了……难道集团的超高密白能晶,甚至那种神秘的“赫修斯”非民用特种能晶,可纳入高度增密能量的新“容器”制造也是受其启发?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在内心里赞叹一声后,缓缓地再次坐下,依然难以想象当时的梅林和苏珊是如何推导出如此精妙的合成物新“容器”……这能在短时间“试错”出来的吗?不,甚至只是推算出来的,却又显得“理论可斜!
简直……就像是有什么参照物可供梅林和苏珊逆向分析及推导其特性,进而以现有元素和材料模拟合成“新容器”一样!
也难怪会引起不的轰动,并吸引到聚能联合集团科技基金和科联会的追加支持。
待得心情稍稍平复些,我才翻起第三本期刊。
呼,感觉翻开书页的左手竟然有点颤抖……
第三篇论文……
1499年第6期,3月20号刊,序号第1的论文……《关于超高密特质的稳定及强化研究》,作者……只有梅林?
对了,苏珊……她在1499年2月开学初……应该是在1月底寒假最后一,因不慎感染冻灼毒素,被刚回宿舍的索菲发现后急忙送医,之后昏迷至今。
对,很可能就是1499年1月底中毒……因为那些可怕的冻灼毒素虽然也有几个类型,但苏珊感染类型之一是Vd-01型,毒型可能最凶猛!虽然不太明白她为何能撑住那么长时间……当然,感谢圣主!但是,也确实不太可能再早几中毒。
想想那些Vd-02型毒素的携带者通常为大型猛兽类死灵,基本就能让被袭击的普通人即死!
呃,“普通”吗……
难道,苏珊的“体质”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是,如果像我这样拥有奇特的异能,那她不应该被那些冻灼毒素侵害啊……
唉。我摇了摇头,继续翻看起论文,只是似有一缕缕莫名的愁绪缠上心头。
那究竟是什么回事?
呃,先集中精神!
按照论文审查与刊登流程,估计这最早是1499年2月份写成,但梅林的合作伙伴苏珊却不在了,想必他当时也很悲痛,但仍能继续推进研究,且这篇论文看起来含金量更重。
主题涉及将能晶中的能量或x物质提取、增密并重注至新“能晶容器”的超高密特质强化与稳定技术,虽然并非详尽……毕竟当年仍是学生的梅林也不可能设计出全套具备可操作性的生产流程与技术工艺,但他在文中提出一个很有趣的概念:能晶吸管。
咦,“吸管”?
对了,上周在卡诺州山边镇的米娜家庭旅馆时,科学交流会上,梅林讲到动力源的作用机制,就用了“吸管”来比喻能量从能晶到传动装置的流出与驱动渠道。起来,那个引子还是韦娜一时兴起笑的……
但其实,早在两年多前,梅林就已经有这样的科学概念吗?而且,看他在文中的描述,还不止是构想中的“概念”,而更像是一种实用性“工具”!这……
啊,昨在医院时,索菲提到,就在1499年1月刚放寒假时,苏珊曾透露过一点情况,就是“自己可能发现了新办法和媒介”,“能像吸管一样吸出白能晶的能量并注入新容器”……“虽然很不稳定”!
所以,当时与梅林合作研究的苏珊,肯定也知道这种“能晶吸管”,只是因为其极为不稳定,就在梅林的建议下暂时保密,继续试验等到完善稳定性再。
后来听索菲转述时,我能隐约感到,苏珊“按奈不住”地透露部分情况时,那种犹如穿过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见着“神迹”领域远方轮廓时的欣慰与振奋!
而且苏珊讲过,等寒假过后就可以公开聊成果,也明进展应该是可期的!
却不曾想到,就在寒假最后一,苏珊却因感染冻灼毒素而昏迷至今……
唉。
现在看看,正是1499年3月刊登的新论文,或许就是那个成果的体现。可是,明明是两人互相搀扶克服过不知多少荆棘载途,最终却只有梅林独自来到理想的彼端,并摘下那朵最美的花儿。
轻叹一声。
我……还是相信,苏珊的中毒应该是意外。尽管这其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但梅林教授这些年来倾力帮助和照顾重病昏迷的苏珊,那种悉心与关怀……不像是假的。
继续研读此文。
嗯……这里面提到,通过吸管吸入及推出能量或活化物质,重塑并稳定超高密特质的动力,或是如唯一真神般的无形之力,那就并非目前勉强够用的“复制品”所能为,而是新的,或者更纯碎的原始“真神之种”。
嗯……?
对,现在的工业酵母,即双活性引发剂和稳定剂的基础原料,来源于数百年前对原始菌种的复制与培育,经历过数十代的开发,似乎已经达到性能极限,虽然尚能较好匹配基于自然界现有普通品级能晶矿石提炼而成的工业制品,但无法高效及稳定引导超高密特种能晶有序输出能量和x物质……就如现在那些仅仅是用了超高密黑能晶基础原矿一个多月即毁坏动力源的案例。
呃,顺便再次同情下维利……
那么,最初的“母亲”,原始菌种呢……?
据论文的简单背景介绍,那些原本沉睡于月铃湖底晶沙中的“真神之种”,被发现并提取至聚能工业商社实验室研究和培育后,实际上没太久就全部“死亡”。而受当时相对低下的研究条件制约,新设立不久的能晶工业领域先锋聚能工业商社,仍投入巨大资源采集湖心晶沙,提取原始菌种并不断研究改进培育,很快逼近破产边缘,也只研制出相对可用的二代培育体菌种,但离能晶实用化及工业化生产还有很大距离。
再之后,就是聚能工业商社重组及集团诞生的故事了。而月铃湖心的晶沙已经枯竭,最初的原始菌种也都消逝,再也没在其他任何地方发现过类似“神迹”。
现有工业酵母的改良,实际上都是基于当年的二代“复制体”再开发,后来通过其他办法替换其最大缺陷,但性能总归还是有限。虽然经过四个多世纪后,能晶科技日新月异,但最原始的“神迹”不可能重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