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连武器、技能、道具都没有。 想想都刺激。 除了死,没有别的选择。 余舟也算是误打误撞间,超纲完成了很多时间线靠后的副本,甚至提前完成了驱魔之剑的任务,并且成功获得第一块碎片。 当然,余舟也能理解副本设计者的初衷。 估计是打算让玩家们先把所有副本都探索、正常通关之后,再去根据各个副本之间的联系,以及时间线,来推敲出“完美结局”和“隐藏结局”的存在以及通关方法。 也算是另一种让玩家去发现多种结局的引导方式。 只是,副本设计者怎么设计的是一回事,玩家们怎么玩又是一回事。 能迅速把所有结局一起通关,当然是直接通关了,毕竟特殊通关的首通奖励只有一次! “这么说的话,这个副本的隐藏结局,应该就是跟这个古代勇者的雕像有关了。” 余舟分析着。 “要一把完整的驱魔之剑才能得到古代勇者的祝福么.这个前置条件,至少还得去打风雷水火另外四个魔王使徒,才能拿到。” 而那四个魔王使徒,是否跟地之魔使这般,处于最虚弱的状态,还真不好说. “不过,也不是非要把这些使徒全部杀掉或者封印才行。打不过的话,就直接拿了圣器就跑,也不是不行。” 余舟心中想着。 前方已经轮到他了。 “第2333号,星海萨雨莲,轮到你了。” 一位军官,一边拿着一本册子记录,一边抬头对余舟道。 余舟点头,前进。 就见前方那位王国卫队长艾科特也有些诧异的转头看向余舟,他刚刚听到星海这个名字的时候,只觉得耳熟,转过头来一看,发现果然是余舟。 “是你!我就知道你会出现。” 艾科特看到余舟之后,一脸惊喜。 随后转头看向一旁的那位身穿圣服,头戴圣冠的年轻男子道:“教皇大人,这位就是数日前,将魔王之匣送到王城之人。” “教皇?” 余舟有些诧异。 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男子,居然是圣光教团的教皇? 那可是圣光教团里,权力最高的职位啊。 居然交给一个年轻人来担任,让人意外。 “哦?” 教皇闻言,看向余舟,脸上却是无悲无喜。 他尚显稚嫩的脸上,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深沉与肃穆。 他道:“虽然现在魔王之匣的魔气已经变得更强了,但你既然能将它送到这里,说明你的身体对魔气拥有一定的抵抗力。” “那就请把你的手放在魔王之匣上面,接受测试吧。” “倘若你能在魔气的干扰下,坚持十秒钟以上不松手,我会教你具体的解除封印之法。” 大教皇语气淡然且庄严的对余舟说道。 “十秒钟么?” 余舟看向那个魔王之匣,他发现,这个匣子上的不祥气息,的确比最初的时候要浓郁很多。 不过,比起这个匣子,让余舟更意外的是,这个王国卫队长居然还记得自己。 看来,已经通关过的副本里的npc是会记得玩家的。 但这样一来,不就有了bug? 因为自己交给艾科特的是一个空盒子啊,这个明显不是空盒子,而且不祥气息还更强了。 只能说,这个副本的设计者还是太粗了,不够细。 想着,余舟便道了一句“我试试”,随后走上前去,伸出右手,向着魔王之匣摸了上去。 教皇与卫队长艾科特见状,都不由正色起来。 在余舟之前,已经有2332个全国应召而来的勇士来测试过,虽然也有一百多人撑过了最初的十秒,但最终,他们还是在解除封印的过程中失败了。 而余舟现在,只是在接受第一项考验而已。 当余舟的手掌触碰到这个魔王之匣时,余舟眼前的世界,顿时变得,瞬间灰暗了下去。 跟当初第一次拿到这个铁匣子时的感觉一样,不过,这次的感觉更加强烈。 并且,几乎是瞬间,自己身边便涌现出大量的不祥气息,以及成群结队的怨灵虚影! 它们都是死者的怨灵,死状各不相同,模样恐怖至极,并且不断发出让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与哭喊声。 那声音,听得余舟脑袋里一阵发懵。 “果然不祥气息变强了不少,这些怨灵,甚至能对我体内的灵力造成干扰。” 余舟发现,这些怨灵已经可以主动攻击自己,虽然在身体上不会受到什么损伤,但却能消耗着余舟的灵力。 不过,这点消耗,还是在余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的。 坚持个十秒,不成问题。 余舟也随之发现了这个副本的魔王之匣与上个副本有什么不同。 是莉瑟公主的灵魂之力! 是的,上个副本里,莉瑟公主的灵魂之力是全程保护着余舟不被这些灵体所干扰的。但这次,她的灵魂之力并没有出现。 “是因为她的灵魂之力已经消耗殆尽了的原因么?” 正想着,十秒钟的时间已经过去。 “好了,请松手吧。” 身后,教皇的声音响起,示意余舟可以将手收回来。 余舟照做。 事实上,他是可以直接用万能钥匙来解开封印的,但听到教皇说会教自己接触封印之法,余舟自然也想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方法。 随着余舟将手收回来,天地间重新亮了起来,一切鬼哭狼嚎也随之消失。 教皇也亲自来到余舟身边,教余舟如何用灵力,探入魔王之匣中。并在看似固若金汤的封印之中,找到突破口,并一鼓作气用灵力冲破这个突破口。 教皇用一个被封印起来的小盒子作为案例,亲手示范给余舟看如何解开这个小盒子上的封印。 当然,这个小盒子里的封印,是远没有魔王之匣那般难以解除的。 只是教皇用来示范给余舟看,让他清楚流程而已。 余舟一路学习下来,只觉教皇教的很通俗易懂,同时,也能感觉到其中的玄妙之处。 第(2/3)页